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頁 >> 大陸頭條 >>掌上解讀 >> 《臺灣外記》:閩人說閩事
詳細內容

《臺灣外記》:閩人說閩事

時間:2023-12-26     作者:陳瑜【轉載】   來自:福建日報

□ 陳瑜(作者單位:福建江夏學院)

《臺灣外記》是清代康熙年間一部具有實錄性質的歷史小說,其作者題爲“九閩珠浦東旭氏江日升識”。江日升生平資料有限,可見於《福建通志》及《泉州府志》零星記載。資料顯示,江日升爲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)癸巳萬壽恩科解元。但其籍貫問題一直存在爭議,較爲典型的說法有三種:一是認爲江日升是惠安前型人;二是認爲“珠浦”即同安縣“寶珠嶼”及“高浦”的合稱,江日升爲同安縣高浦所人;三是認爲江日升是海澄縣珠浦人。持前兩者之見者較多,但都有待新資料的發現及進一步考證。

《臺灣外記》的成書年代同樣尚未有定論,據目前研究成果來看,“九閩”之稱始於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,故《臺灣外記》應創作於康熙二十二年之後。在康熙四十三年(1704年)陳祈永爲該書寫序時,已可見全書三十卷。而在此後多年間,該書又反覆被修改,從《臺灣外記》中屢見以“聖祖”稱康熙來看,說明該書在康熙死後仍被不斷修改,至於修改之處出於何人之手則難以斷定。

《臺灣外記》江氏原稿今已不存,從相關史料可見,《臺灣外記》的原名或爲《海濱紀略》,書稿一經面世,傳抄者衆多,且在傳抄過程中,其書名及內容屢被更改。今可見《臺灣外記》抄本有五種:一是黃永年教授“珍藏善本”抄本《臺灣外志新編》三十卷;二是大連圖書館收藏的清嘉慶抄本《臺灣外志》五十卷一百回;三是收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東亞圖書館的兩種抄本,一爲《臺灣外志》四部十卷本、一爲《臺灣外志》五十卷一百回本;四是寧波天一閣藏清薌㭼書室抄本,五十卷一百回。

《臺灣外記》後由“求無不獲齋”刊刻,今可見“求無不獲齋”小字本、木活字本、大字本等多種刻本,後又有申報館排印本與進步書局石印本等。這些刊刻本現可見收藏於天津圖書館、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、日本內閣文庫等地。

《臺灣外記》以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並以此爲據、抗清復明的史實爲主線,延及南明政權與清初經略南疆之人事的描寫。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東亞圖書館藏《臺灣外志》有署名江日升所作的一篇自序,其中提到這本書“就其始末,廣搜輯成。誠閩人說閩事,以應纂修國史者採擇焉”。因此,書中所載內容很多與正史相合,由於有關明鄭史料亡佚較多,江日升的父親江美鰲曾是永勝伯鄭彩翊的部下,親歷其事,且《臺灣外記》的創作年代與鄭克塽降清的時間相去不遠,書中所記臺灣早期史事,特別是鄭氏一族與臺灣歷史發展的記載,很多是其他文獻所沒有的,因此被認爲是研究南明史與鄭成功時期臺灣史的重要資料。

《臺灣外記》表彰鄭成功父子及晚明遺民忠守節烈精神的創作意圖十分明確。江日升在自序中言:“成功髫年儒生,能痛哭知君而舍父,恪守臣節,事未可泯。”而陳祈永所作的書序亦認爲:“作史者當聖朝全盛之時,記邊島竊據之跡,使孤忠遺憤,獲伸於光天化日之下,不戛戛乎其難哉!今是編所記鄭氏,於其不忘故國也。”《臺灣外記》中除記錄了鄭氏祖孫四代,及甘輝、朱述桂、鄭爲虹、王之仁等遺民抗清守節事蹟外,還寫到清軍攻至福州,時任禮部尚書的曹學佺在家中題壁云:“生前一管筆,死後一條繩。”而後投筆自縊;通政使馬思理縊死;侯官縣貢生元綸不食死;閩縣民趙即拜辭父母自縊;指揮使胡上琛飲藥死,其妾同死;齊巽不屈被殺;永福武舉趙子章死……充分演繹了晚明閩地遺民忠孝節義、以身殉國的歷史圖景。

除此之外,書中還保留了當時充滿民族意識的文學篇章,如明末清初抗清人物黃道周系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,其殉節後,南明隆武帝賜諡“忠烈”,追贈文明伯。清乾隆年間改諡“忠端”。清道光四年(1824年)從祀孔廟。黃道周詩文從清初到清中葉一直處於被禁之列,但在《臺灣外記》第五卷中除了表彰黃道周持節不降外,還保留了黃道周的文章數篇、詩數首,由此更可清楚看出江日升對遺民氣節的褒揚。

《臺灣外記》述明清易代之際閩人閩事備詳,正所謂“賢臣隱士之遺蹤、勝朝宗室之潛寓,義士、忠臣、烈女、節婦,凡有所見,皆筆於書”,可見該書所收錄的資料非常廣泛。而在諸多史料的蒐集中,述閩人閩事備詳,表現出江日升對百姓民生疾苦的關注。書中寫了“唐監國福州假號”“曾厝垵施郎逃生”“甘輝用火破仙游”“周全斌金廈大戰”“明尚書入閩議撫”“下漳州啓泰死難”“破清漳吳淑獻城”“平福省范公死節”“段應舉被困海澄”“國軒率衆圍泉城”……小說對明末清初閩地戰事做了詳細描寫,當中許多情節是其他史料所不見的。如寫到清順治九年(1652年)八月,漳州城被圍,“城內人民繁衆,蓄積無備,客主之兵既多,倉廩之儲告匱,遂奪民食,至不舉煙。徐而各戶絕粒,金珠寶玩,賤如瓦礫;皮紙樹皮,尋取殆盡。弱肉強食,死亡塞戶”。獨有一家人將米舂成粉,做成塊曬乾,在外面抹上泥土,像磚塊一樣壘起。等到更深人靜,邏卒巡更過後,偷偷敲下一塊煮爛後吃下,因此得以保全。圍城之際,甚至還出現了殺女取食的慘劇,令人不忍卒讀。再如清初歷時20餘年、影響數十萬人民的“遷界”海禁,在正史、官書上都少有記錄。“遷界”最初是爲了斷絕沿海反清勢力與居民的聯繫,但這一政策不僅沒有達到經濟上困死鄭成功的目的,反而造成沿海地區良田荒廢、賦稅減少、流民顛沛流離、界外成爲治安死角等社會問題。對此,《臺灣外記》秉筆直書,對整個事件作了相當完整而翔實的記錄,書中寫到“遷界”之後,“守界弁兵最有威權,賄之者,縱其出入不問,有睚眥,拖出界牆外殺之。官不問,民啞冤莫訴。人民失業,號泣之聲載道;鄉井流離,顛沛之慘非常。背夫棄子,失父離妻,老稚填於溝壑,骸骨白於荒野”。秉承實錄精神,《臺灣外記》對明清易代之際社會現實的客觀呈現,是這本書十分有價值的地方。

《臺灣外記》以“史筆”記錄時事,對鄭氏父子清初經略臺灣的過程作了記載。書中寫鄭成功從荷蘭揆一王手中收復臺灣之初,荒服新創,人民稀少。其子鄭經繼任後第一年,即以陳永華爲勇衛,管理臺灣。陳永華親歷臺灣南、北二路各社,勸諭各鎮開墾荒地,栽種五穀,蓄積糧食,插蔗煮糖,廣泛開展商販活動。是年大豐收,百姓殷足。又設立圍柵,嚴禁賭博。教匠人取土燒瓦,往山林伐木斬竹,起蓋廬舍,與民休息。

鄭氏經略臺灣之前,當地人以煎鹽爲食,苦澀難堪。陳永華命人在瀨口修築坵埕,潑海水爲滷,暴曬作鹽,既可以解決鹽課,也可以滿足百姓日常所需。臺灣基本生產生活恢復後,陳永華又請命在臺灣擇地建立先師聖廟、設立學校,以教民衆。陳永華提出的“逸居無教,何畏禽獸?”“庶國有賢士,邦本自固,而世運日昌矣”等觀點,卓有見識。鄭經於是在承天府(今臺南市)寧南坊鬼仔埔擇地建造孔廟。康熙五年(1666年)正月,先師聖廟成,旁置明倫堂。鄭經又令各社設立學校,延請儒師,令子弟讀書;同時效仿科舉制度,在臺灣開科舉士。

這些內容在《臺灣外記》中均有詳細記載。鄭氏經略臺灣,對當時臺灣地區的生產生活及文教事業的發展作出傑出貢獻。臺南孔廟的建成,爲臺灣孔廟之始,有“全台首學”之稱。

《臺灣外記》一書還記載了一些閩台的民間信仰傳說。如《臺灣外記》卷二十六記載了施琅平定澎湖之際,駐紮在平海(今福建莆田平海鎮)一帶,這裡土地荒蕪,當時所有井泉都被沖壞,只剩下一井,井中的水淤淺鹽澀,兵士飲水艱難。施琅想起昔日耿恭拜井得甘泉的典故,於是效仿耿恭虔誠禱祝,然後令軍士將水井淘淨,此時清澈的泉水突然涌出。施琅嘗後發現泉水果然變得清冽甘甜,而且日夜挑汲不竭,三軍得以食用。施琅於是命人在井邊勒石,名曰“師泉”。《臺灣外記》記載的這則傳說,可與施琅親自撰寫的《師泉井記》相互對照。書中還寫了鄭芝龍、鄭成功出生時的異象;鄭成功收復臺灣時,海水漲潮助其攻入鹿耳門的傳說……今天,在臺灣地區的“國姓爺”信仰中,這些民間傳說仍被口耳相傳。

《臺灣外記》無論在史料價值或文學文獻價值上都不失爲一部傑出的作品。

陳瑜﹒《臺灣外記》:閩人說閩事﹒《福建日報》2023年12月26日11版【讀書】

底部导航

關註微信公眾號

台陸通APP下載

400-800-1969

周一至周五(8:30-17:45)

2019-2024 dalutone.cn 版权所有 ICP证:闽B2-2019900991 
 


陸通LINE@生活圈
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