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頁 >> 大陸頭條 >>宗族文化 >> 人在陣中舞 緣深情更真 / 專家點評|閩台陣頭衍化,凸顯兩岸共同文化基因
詳細內容

人在陣中舞 緣深情更真 / 專家點評|閩台陣頭衍化,凸顯兩岸共同文化基因

時間:2024-04-25     作者:王鳳山 吳洪 鄭馨 陳宇軒 黃嘉俊 / 肖琦【轉載】   來自:福建日報

人在陣中舞 緣深情更真﹒《福建日報》2024年4月25日7版【海峽】

源自大陸的陣頭歷經千百年衍化發展,成爲兩岸參與民衆較多、觀賞性較強的民俗文化。它不僅深受民衆喜愛,也成爲閩台民衆聯繫古今、增進感情的精神紐帶之一

記者 王鳳山 吳洪 實習生 鄭馨 陳宇軒 黃嘉俊

有宮廟的地方就有陣頭。

陣頭在閩台民間信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早期農業社會,它只是民間廟會、喜慶節日酬謝神明恩典的禮儀,許多陣頭源自中原地區的儺戲;而如今大到各種信俗文化活動,小到普通百姓的婚喪喜慶,都可以看到一支支舞龍、舞獅、家將團等藝陣隊伍,走在祈福隊伍最前面,寓意爲神明駕前開路,故而被稱爲“陣頭”。

閩台同根同源、同文同種。陣頭歷經千百年衍化發展,不僅保留了福建傳統民俗文化精髓,也以新的姿態在臺灣綻放出別樣風采,呈現出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融合景象。

閩台陣頭淵源深厚

所繪臉譜不同,手持器具各異,時而走“七星步”,時而擺“八卦陣”“踏四門”,他們便是甘、柳、謝、范“四大將”和春、夏、秋、冬“四季神”,這威武的場景就是福州“八家將”陣頭。

日前,在臺灣舉辦的一場全台陣頭比賽中,“80後”台青林峻義帶領的家將團表演的“什家將”陣頭贏得滿堂彩,奪得家將類陣頭總冠軍。他們的陣頭表演正源自福州“八家將”。

“八家將”是民間信仰中“五福大帝”的部屬。“五福大帝”,又名“五靈公”,指張元伯、鍾士秀、劉元達、史文業和趙公明,他們都是明崇禎年間的秀才,曾經爲救世人免受瘟疾而犧牲生命,後人感念其恩德立廟供奉,其信仰在閩台兩地廣爲流傳。

臺灣臺南西來庵是臺灣“五福大帝”信俗的祖廟,也是林峻義生長的地方。林峻義的父親是西來庵吉興堂家將團的創辦者,從小耳濡目染看着父親跳家將,成年後他子承父業。

“‘八家將’傳入臺灣後,陣頭形式更加豐富,家將從8人逐漸拓展到10人、12人、16人等,是島內流行的主要陣頭之一。”林峻義說,臺南西來庵與福州的宮廟往來密切,因此無論是家將的臉譜,還是將服、道具、步伐,都保留了濃郁的福州味道。

閩台一水相連,跨海相融的陣頭又何止家將陣頭?

據《臺灣府志》記載,清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,已有獅、龍、馬等陣頭表演存在,其後臺灣各地的陣頭活動史料中多有記載。主要是閩越先民渡海赴台,把民間藝陣帶到臺灣,從而在閩台兩地形成了百花齊放、各具特色的陣頭。

從陣頭的類型來看,閩台陣頭可分爲文陣與武陣。其中,文陣歌舞性較強,大多載歌載舞,常見的有跳鼓陣、車鼓陣、拍胸舞、火鼎公婆等;武陣多帶有武術表演,諸如八家將、龍獅陣、宋江陣、塔骨神將團等。

在衆多陣頭中,福州、閩南陣頭對臺灣陣頭的發展影響最大。

文陣方面,頭戴婆姐造型的“大頭娃娃”,雙手持油紙花傘與羽毛扇,隨着歡快的音樂翩翩起舞。“十二婆姐陣”是福州民俗活動中一張亮麗的名片,相傳是由“臨水夫人”陳靖姑身旁的“三十六宮婆姐”演化而來。傳至臺灣後,“十二婆姐陣”也成爲臺灣廟會傳統陣頭之一,每當“十二婆姐陣”來到時,許多老人都會抱着孩子走上前去,讓婆姐摸個頭,祈願孩子平安健康。

武陣方面,除了源自福州的八家將陣頭外,宋江陣在島內也流傳頗廣。它起源於福建同安汀溪鎮造水村,鄭成功收復臺灣後,包括同安人在內的閩南人大批前往臺灣屯墾,宋江陣也隨之傳入臺灣。表演時,人們裝扮成《水滸傳》的108條好漢,以鑼鼓伴奏,展演各式武術,含有驅邪消災之意。

龍獅陣,即舞龍、舞獅,是中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陣頭。據《臺灣民間藝陣》一書記載,臺灣龍獅陣來自清初閩粵移民,該陣頭融合武術與舞蹈的特質,既能強身健體又有娛樂功能。其中,泉州青獅陣(又稱“刣獅陣”)洐播台港澳等地,而臺灣獅頭的製作工藝也基本源自閩南。

如今,在臺灣註冊的以“宋江陣”“獅陣”爲主的陣頭組織就達200餘個,臺灣高校還設有民俗體育系,學習傳承“宋江陣”與“獅陣”。

“陣頭既是宗教、民俗活動中的重要儀式,也融合了曲藝、舞藝、武術等藝術形式,兼具宗教、民俗、藝術、歷史、社會價值。”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副研究員莊小芳認爲,閩台陣頭相同或相似的造型、表演形式背後,不僅體現了閩台民衆祈求風調雨順、平安順遂的共同心願,也證明閩台同根同源、一脈相承的歷史淵源。

閩台工藝師堅守傳承

旗鑼開道,諸多形象逼真、高大威武的文官武將、各路神聖隨駕巡遊……在衆多陣頭中,以祈福爲目的的塔骨神將無疑是閩台兩地引人注目的陣頭表演。

“塔骨”是福州人對神明繞境巡安時駕前行走神將的稱呼,這一陣頭源自福州,臺灣則稱爲“大仙尪仔”。

與八家將手繪臉譜、帶妝上陣、邊舞邊走不同,塔骨神將表演者被稱爲“挺神將”。走路時,挺神將身扛塔骨,既要注意塔骨手臂擺動的幅度,確保走出飄逸之姿,又要注意腳下的步伐,以免自己被絆倒或撞到他人。

最大的塔骨近三米高,巡遊時需要好幾個挺神將輪流來扛。中型塔骨與正常人的身高相近,重量較輕,由年紀稍大的挺神將負責。最小的塔骨只有一米高,10歲左右的小朋友就能扛起,走在隊伍的最前面。

多年來,圍繞挺神將的造型裝扮,閩台兩地延伸出了一條密切分工協作的上下游產業鏈,成爲推動閩台陣頭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。

在泉州南安晉福文化藝術館,深諳傳統木雕技藝的負責人陳樹澤與神將頭桶製作師們,根據兩岸客戶發來的圖紙,選取具有天然防腐功能的樟木爲原材料,藉助機械設備先打磨成粗坯,再經手工精雕細琢,然後拋光、裝飾、上漆……歷經20多道工序,一個神將頭桶就出爐了。

今年33歲的陳樹澤出身南安雕刻世家,2020年,正式接手父親神將頭桶事業,與臺灣宮廟、佛具用品商、陣頭表演團隊關係密切。“陣頭的塔骨神將一般由頭桶、骨架、臂手、衣服、盔帽五部分組成,由閩台兩地業者分工協作,最後再組裝成型。”陳樹澤告訴記者,他們的產品熱銷閩台兩地,其中臺灣的訂單佔到六七成。

台胞李冠儒是陳樹澤的合作方,他在臺灣屏東縣開設了一家工作坊,負責塔骨神將的組裝。今年春節,李冠儒還專程來南安交流塔骨神將的製作技藝。“從陣頭表演者的服裝、頭飾、臉譜我們不難看出,陣頭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頗深。唯有遵循傳統,方能彰顯心中的虔誠。”李冠儒說。

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博士肖琦認爲,閩台有着共同的歷史脈絡與宗教信仰,從而播植衍生出共同的傳統民俗文化,陣頭文化就是其中之一,它是閩台兩地民衆所共同認同、踐行的表演形式,拉近了彼此的距離。

閩台青年守正創新

在臺灣,無論是宗教慶典、企業尾牙、婚禮儀式,還是選舉造勢活動,被邀請次數最多的不是影視明星,而是電音三太子。

“電音三太子”在陣頭中屬於神將陣中的一種。電音三太子源於福州塔骨神將孩兒弟,原爲大頭娃娃造型,傳入臺灣後,從造型、舞步到配樂,都發生了變化。濃眉大眼、深酒窩、高髮髻,身披刺繡戰袍,背插五色彩旗,再配上動感十足的電子音樂,跳着可愛逗趣的舞步……2000年前後,臺灣出現了三太子結合電子音樂進行的陣頭表演,傳統民俗與現代元素有機結合,深受年輕人喜愛,紅遍了臺灣,2006年被正式命名爲“電音三太子”。

2012年,以講述陣頭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臺灣電影《陣頭》在大陸熱播,影片中的電音三太子也引發大陸民衆追捧,廈門“三太子少年團”創辦人蔡建龍便是其中的一位。

“‘三太子’的原型是哪吒,哪吒身上不畏強權、正直善良、勇往直前的精神,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。”蔡建龍初中時就組建了社團,一邊看視頻一邊自學三太子陣頭。

2014年,他又與幾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成立了“三太子少年團”,邀請臺灣九天民俗技藝團原副團長鄭子墉等陣頭師傅來廈門交流、指導。從此,“三太子少年團”便成爲閩台陣頭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參與者之一。

“身上穿着塔骨,腳下一定要穩,蹲跪動作時要保持好重心。”今年3月,前來福建參加“第三屆兩岸青年信俗淵源尋根之旅”的桃園受鎮月老宮執行長陳德盛、桃園白沙屯媽祖聯誼會執行秘書陳玄豐,專程前往“三太子少年團”,向他們傳授陣頭技藝。

“如何消除傳統藝術與現代社會之間的隔閡,創新是關鍵。”在陳德盛、陳玄豐看來,“電音三太子”呈現出的藝術性、表演性更容易吸引年輕人,從而促進閩台青年進一步瞭解陣頭文化背後的共同信仰。

目前,蔡建龍的團隊有四五十名成員,絕大部分都是“00後”。“剛開始只是覺得酷炫,後來瞭解了‘三太子’、媽祖這些信俗背後的精神內涵,覺得很有意義,就堅持了下來。”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學子張程景告訴記者,如今學習表演陣頭已成爲他生活的一部分。

除了電音三太子,臺灣的陣頭師傅們還帶來了另一種臺灣宮廟改良後的新陣頭——官將首。它最早發端於新北市新莊地藏庵,因表演中加入了更多中國傳統戲曲元素,使得表演更具藝術性。

隨着閩台陣頭交流的日益頻繁,如今官將首陣頭也成爲福建一些廟會常見的陣頭表演形式。對此,福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甘滿堂表示,明清時期閩人遷台,將福建的民俗信仰、傳統舞蹈(藝陣)帶到臺灣,在臺灣經過創新後又傳回福建,形成了相融共生的局面,這也正好說明了閩台文化的共通性和歷史的相承性。

如今,陣頭文化已從過去單純的迎神賽會活動,朝着民衆集體參與、體驗民俗傳統的方向發展,成爲閩台民衆聯繫古今、增進感情的精神紐帶之一。


肖琦﹒閩台陣頭衍化,凸顯兩岸共同文化基因﹒《福建日報》2024年4月25日7版【海峽】專家點評

專家點評|閩台陣頭衍化,凸顯兩岸共同文化基因

肖琦

陣頭起源於唐宋時期中原地區的“百戲”,隨着中原漢人南遷入閩,與閩地原始古樸的閩越文化相融合,形成形式多樣、五彩斑斕的藝陣,而陣頭即爲民俗藝陣的一種。

早在宋代,臺灣西邊的澎湖列島就有福建泉州移民。明清時期,大量的福建移民東渡臺灣,被稱之爲“福佬人”。這群來自福建的移民拓墾臺灣的同時,也帶去大量閩地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,其中包含陣頭文化,陣頭在閩台兩地生根播植、承襲至今。

千百年來,閩台陣頭的衍化,凸顯着兩岸共同的文化基因。

首先,以共同文化認同爲紐帶的閩台陣頭有着極高的同質性。比如,閩台陣頭中的“大神尪”藝陣,吸收了福州、泉州、漳州元素特色,融合成具有臺灣特色的多元“神尪”藝陣,不僅種類繁多,而且動作與造型上也顯誇張;又如,泉州的“拍胸舞”藝陣,傳到臺灣演變成“打七響”,動作更加活潑,花樣更加新穎,體現了臺灣百姓苦中作樂的豁達樂觀精神,以及有別於原鄉人特有的審美情趣。

其次,閩地陣頭文化與臺灣本土文化、現代文化元素融合後,碰撞出新的火花,彰顯出陣頭文化的靈活性與即興性。尤其是臺灣年輕人加入陣頭後,陣頭表演較過去的莊嚴肅穆變得更加靈動跳躍,比如在原有造型基礎上配上墨鏡、熒光棒的電音三太子,以傳統戲曲中的“鬼步”爲基礎改良的臺灣本土陣頭官將首等,如今都反向流播於福建,被廣泛運用於迎神賽會等出陣儀式中,呈現出兩岸既同根同源又百花齊放的藝陣特色。

兩岸一家親,閩台親上親。從閩台陣頭相互傳播、植入、融合的過程,我們不難看出閩台之間共同的文化基因。閩台陣頭無論是外在形態,還是內在意蘊,無不體現出兩岸同根同源的審美意識形態與文化價值趨向,反映出閩台在共同文化圈“同生共融”的客觀現象。

fjrb2024042507.jpg


底部导航

關註微信公眾號

台陸通APP下載

400-800-1969

周一至周五(8:30-17:45)

2019-2024 dalutone.cn 版权所有 ICP证:闽B2-2019900991 
 


陸通LINE@生活圈

seo seo